2017工业机器人行业内涵报告
时间:2017-03-28 09:50:17 来源: 头条号/机器人库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领域也越来越大,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能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品质,而且还能较少人工成本,因此工业机器人也深入到企业的心脏。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汽车、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电器、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2017年3月29日-4月1日,华南制造大展 深圳机械展即将开展,根据往年展会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企业积极应对用户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用于切割、磨削、去毛刺、焊接和钎焊、码垛、搬运与上下料等领域的加工机器人和压装用装配机器人市场均表现良好,目前企业对工业机器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高速、高精度、智能和模块化成为目前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要趋势。高速、高精度、智能和模块化成为目前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要趋势。
2016年工业机器人运行情况
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了34.3%,销售量约占全球1/4,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产业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目前,中国约有3000余家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企业,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处于成长期,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仅32%,高端市场国外产品占95%,关键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每万人拥有的机器人台数只有国际平均水平一半,是先进国家的15%;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普遍,机器人制造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另一方面,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工业机器人却存在巨大市场需求。
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进展
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高技术含量机器人已经推向市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三甲医院已经实现了批量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一些机器人的专有技术,现在在国际上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一些产业短板也有突破,比如关键零部件,像RV减速器现在已经实现了批量应用,伺服电机控制器的研发和产业化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工业机器人已经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向机械、电子、化工、轻工、船舶、矿山开采等领域迅速拓展。服务机器人也已经在医疗手术、康复、餐饮、消费、消防、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龙头企业在日益成长当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少数企业脱颖而出,目前已经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有一些企业在细分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合作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无论是从产品、技术、标准认证、合资合作等方面,国际交流日益广泛。
工业机器人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我国先后出台《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力争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5万台,持有量80万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10万台,市场占有率达67%,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50%以上,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聚焦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攻克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提升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重点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等六种标志性工业机器人产品,引导我国工业机器人向中高端发展。促进服务机器人向更广扩的领域发展。围绕助老助残、家庭服务、医疗康复、救援救灾、能源安全、公共安全、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培育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重点发展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四种标志性产品,推进专业服务机器人实现系列化,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商品化。
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方面,包括引导企业围绕细分市场向差异化方向发展,开展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整合,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机器人企业的紧密结合,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及跨界融合,加快培育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强、效率高、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度高、综合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机器人国际知名品牌。大力推进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
为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加强数控系统、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的研发研制,提高自给率,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要积极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积极利用工业机器人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进一步加强与外国公司的合资合作,掌握先进技术,积极应对外企竞争,同时,要避免我们的机器人行业陷入代工模式,对于一些外国公司存在的区域性、行业性价格施压现象,应研究采取措施,防止不正当竞争。
中国将加快组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区域性的机器人创新中心,以突破关键技术。同时,将建立工业机器人标准、认证体系和行业规范条件。
工业机器人五类关键零部件发展趋势
高精密减速器。通过发展高强度耐磨材料技术、加工工艺优化技术、高速润滑技术、高精度装配技术、可靠性及寿命检测技术以及新型传动机理的探索,发展适合机器人应用的高效率、低重量、长期免维护的系列化减速器。
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通过高磁性材料优化、一体化优化设计、加工装配工艺优化等技术的研究,提高伺服电机的效率,降低功率损失,实现高功率密度。发展高力矩直接驱动电机、盘式中空电机等机器人专用电机。
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通过高性能关节伺服、振动抑制技术、惯量动态补偿技术、多关节高精度运动解算及规划等技术的发展,提高高速变负载应用过程中的运动精度,改善动态性能。发展并掌握开放式控制器软件开发平台技术,提高机器人控制器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靠性。
传感器。重点开发关节位置、力矩、视觉、触觉等传感器,满足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需求。
末端执行器。重点开发抓取与操作功能的多指灵巧手和具有快换功能的夹持器等末端执行器,满足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需求。